8月1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國務院總理李強在郴州看望慰問受災群眾,檢查指導防汛工作。他強調,要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救災工作,做到汛期不過、思想不松、力度不減,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。
在天災面前,人類總是顯得渺小無助。7月26日以來,受臺風“格美”影響,郴州多地遭受暴雨,資興受災極其嚴重。據(jù)湖南省礦產資源調查所地質災害防治中心主任肖穎斌介紹,地質、土壤、氣候三方面因素疊加,是導致暴雨破壞力增強的主要原因。此外,超強降雨誘發(fā)的滑坡和泥石流災害,也給救援工作造成了極大的難度。災情不可逆轉,當務之急是加強統(tǒng)籌協(xié)調,防、減、救全鏈條協(xié)同發(fā)力,最大限度降低災害風險、減少災害損失。
災情發(fā)生之后,一系列“緊急響應”按鈕立即觸發(fā)。省市應急部門調配專業(yè)救援隊伍34支,專業(yè)救援力量986人,80余架搜救無人機;采取車運、人背、空投等方式,累計發(fā)送物資300噸;各類專兼職救援力量全力以赴搶通道路、電力、通信等基礎設施……無數(shù)個“第一時間”,匯聚成全力以赴、刻不容緩的救援力量。大家勠力同心,目的就是盡快搜救到失聯(lián)人員,呵護每一個生命的安全,夯實以人為本的價值坐標。
大自然有美麗溫良的一面,也有咆哮不安的時刻。毀壞的家園、逝去的生命,再次敲響了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的警鐘。加快建設一批自然災害防治重大工程項目,補齊防洪工程和農田排澇短板,將大大減少災害發(fā)生的頻率,減輕災害帶來的損失。2023年,中央就增發(fā)了1萬億元國債,用于支持災后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的項目建設。當然,提升防災減災能力,既要政府探索構建重大風險的預防和化解機制,也要每一個人把“安全”放在心中。全方位提升抵御災害的綜合防治能力,方能確保災害應對工作的全面性和時效性。
“善除患者,理于未生。”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,我國自然災害風險進一步加劇,極端天氣趨強趨重趨頻。我們無法預測下一次災難何時發(fā)生,以什么形式降臨,但從每一次災情中吸取教訓,千方百計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,就能凝聚起建設好、守護好美麗家園的強大力量。
?。ㄎ?曹茜茜)